老旧管网改造:聚合硫酸铝稳定性投加降铝残留50*全记录

一、项目背景:老旧管网的"铝残留困局"
我国部分城市供水管网服役超30年,铸铁管腐蚀导致铝盐絮凝剂残留问题凸显。以南方某市为例,2024年管网改造中发现:某老旧小区末端水铝含量达0.3mg/L(超标2倍),居民投诉水发黄、有异味。经溯源,传统硫酸铝投加工艺在管网中持续释放铝离子,形成"二次污染链"。
二、技术突破:稳定性投加的三大创新
1. 高盐基度聚铝(聚合硫酸铝)
·
原理:盐基度提升至80*以上,铝离子以惰性聚合大分子(Alc)形态存在,减少溶解性铝释放。
·
数据:常熟三水厂实测显示,高盐基度聚铝投加量较常规聚铝减少50*,铝残留从0.15mg/L降至0.07mg/L。
2. 铁盐助凝复合工艺
·
技术路径:在沉淀池末端投加聚硫酸铁(PFS),利用铁铝共沉淀效应吸附残余铝。
·
案例:滨江水厂夏季高温期采用该工艺,铝残留稳定在0.06mg/L以下,药剂成本较硫酸铝方案下降40*。
3. 管道材质协同优化
·
创新点:更换老旧铸铁管为球墨铸铁管(内壁涂覆环氧树脂),减少管道腐蚀对铝离子的吸附-释放。
·
效果:松江乐都路管网改造后,末端水铝含量从0.28mg/L降至0.12mg/L,降幅达57*。
三、实战全流程:从投加到监测的控制

步骤1:管网诊断与方案定制
·
检测指标:管段腐蚀率、原水pH/碱度、历史铝残留数据。
·
定制方案:某市老城区管网改造中,采用"高盐基度聚铝+PFS助凝+球墨铸铁管"组合工艺。
步骤2:动态投加与效果追踪(72小时数据)
时间节点 |
投加点pH |
絮凝池浊度(NTU) |
末端水铝含量(mg/L) |
投药前 |
8.2 |
12.5 |
0.31 |
12小时 |
7.6 |
8.3 |
0.18 |
24小时 |
7.4 |
5.1 |
0.11 |
72小时 |
7.3 |
3.8 |
0.06 |
步骤3:长效管理机制
·
智能投加系统:通过管网在线监测仪实时反馈铝含量,自动调节聚合硫酸铝投加量。
·
管道冲洗周期:每季度采用单宁酸-柠檬酸复合清洗,减少结垢层铝释放。
四、核心优势:龙泰聚合硫酸铝的三大技术壁垒

作为
聚合硫酸铝生产厂家,我厂产品通过ISO9001认证,具备以下创新:
1.
盐基度控制:采用两段式聚合工艺,盐基度误差≤2*,确保Alc形态占比>85*。
2.
低pH稳定性:产品pH值稳定在3.0-3.5,减少管道腐蚀风险。
3.
定制化生产:可根据原水硬度、温度调整聚合度,适配不同地区管网改造需求。
五、行业启示:从末端治理到源头防控
本次实战验证了
聚合硫酸铝在管网改造中的技术经济优势。建议:
1.
建立管网健康档案:通过GIS系统标注高风险管段,优先改造。
2.
推广复合工艺:聚合硫酸铝+铁盐助凝+管道内衬修复三重保障。
3.
强化标准建设:建议修订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》,增加管网末端铝残留限值。
关于我们:巩义市龙泰净水填料厂
作为中原地区的净水材料生产基地,我厂拥有:
·
全自动生产线:年产聚合硫酸铝5万吨,产品覆盖28个省市。
·
全流程质检:从原料(铝酸钙粉)到成品实施26项指标检测。
·
全国服务网络:48小时内响应管网改造应急需求,提供"药剂+技术+设备"一站式解决方案。
选择龙泰,让管网改造降本增效50*!
(注:本文数据来自项目验收报告,案例地点已做脱敏处理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