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合氯化铝生产厂家(聚合氯化铝PAC)作为一种絮凝剂,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、饮用水净化和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。然而,使用不当可能导致沉淀效果不佳、药剂浪费或出水浑浊等问题。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科学使用聚合氯化铝PAC,大化其沉淀效果,帮助您优化水处理工艺,降低成本,提升水质。
液体聚合氯化铝PAC(10%-12%):适用于连续投加系统,溶解快,适合中小型水厂。
固体聚合氯化铝PAC(28%-30%氧化铝含量):适用于大型污水处理厂,需先溶解成5%-10%溶液使用。
高纯聚合氯化铝PAC(无铁型):适用于对出水色度要求高的场景(如饮用水)。
含铁增效聚合氯化铝PAC:适用于高浊度、高COD废水(如电镀、印染废水)。
✅ 建议:根据水质选择合适的聚合氯化铝PAC型号,避免因选型不当影响絮凝效果。
投加量不足:絮体小,沉降慢,出水浑浊。
投加过量:可能导致胶体重新稳定(“再稳现象”),反而降低沉降效果。
✅ 建议:通过烧杯试验(Jar Test)确定佳投加量,通常5-50mg/L(以固体聚合氯化铝PAC计),具体视水质调整。
聚合氯化铝PAC的佳适用pH范围为5-9,超出此范围可能影响水解产物形态,降低絮凝效果:
pH < 5:铝盐水解不完全,絮凝能力下降。
pH > 9:可能生成可溶性铝酸盐,导致残留铝超标。
✅ 建议:若原水pH超出范围,先用石灰(调高pH)或硫酸(调低pH)调整至6-8,再投加聚合氯化铝PAC。
快速搅拌(100-200r/min,30-60秒):使聚合氯化铝PAC迅速分散,与污染物充分接触。
慢速搅拌(30-50r/min,5-10分钟):促进絮体生长,形成大而密实的矾花。
静置沉淀(20-40分钟):确保絮体完全沉降。
✅ 建议:采用两搅拌(快搅+慢搅),避免过度搅拌打碎絮体。
低温(<10℃):聚合氯化铝PAC水解速度慢,絮体形成困难,可适当增加投加量或改用低温型聚合氯化铝PAC。
高温(>30℃):絮体易松散,需控制搅拌强度。
✅ 建议:冬季可配合聚丙烯酰胺生产厂家(聚丙烯酰胺PAM)使用,增强絮凝效果。
聚合氯化铝PAC + 聚丙烯酰胺生产厂家(聚丙烯酰胺PAM):聚丙烯酰胺PAM作为助凝剂,可大幅提高絮体尺寸和沉降速度。
聚合氯化铝PAC + 活性硅酸:增强絮体密实度,减少污泥体积。
聚合氯化铝PAC + 膨润土:适用于高浊度废水,提高吸附能力。
✅ 适用场景:高难度废水(如含油废水、造纸废水)。
对于高浓度废水,可采用两或多投加:
1.预处理阶段:投加少量聚合氯化铝PAC,去除大部分胶体物质。
2.深度处理阶段:补充投加,确保残留污染物被清除。
✅ 优势:避免单次投加过量,节省药剂成本。
固体聚合氯化铝PAC:先用清水溶解(建议比例1:5),再稀释至5%-10%使用,避免结块。
液体聚合氯化铝PAC:可直接投加,但需搅拌均匀。
❌ 常见错误:直接投加固体聚合氯化铝PAC,导致溶解不,影响效果。
上升流速:控制在0.3-0.8mm/s,过快会导致絮体上浮。
污泥回流:适当回流污泥可提高絮凝效率(尤其适用于低浊度水)。
问题 |
可能原因 |
解决方法 |
出水浑浊 |
聚合氯化铝PAC投加不足、pH不适、搅拌不足 |
调整投加量、调节pH、优化搅拌 |
絮体细小松散 |
搅拌过强、水温低、聚合氯化铝PAC质量差 |
降低搅拌速度、改用聚丙烯酰胺PAM助凝、更换高纯聚合氯化铝PAC |
污泥上浮 |
沉淀时间不足、上升流速过快 |
延长沉淀时间、降低进水流量 |
残留铝超标 |
pH过高、聚合氯化铝PAC过量 |
调节pH至6-8、减少投加量 |
聚合氯化铝生产厂家(聚合氯化铝PAC)的沉淀效果取决于选型、投加量、pH、搅拌条件及水温等多个因素。通过科学调整这些参数,并结合复配增效、分阶段投加等技巧,可显著提升聚合氯化铝PAC的处理效率,降低运行成本。
正确使用聚合氯化铝PAC,让您的污水处理更、更经济!
如需进一步技术指导或产品咨询,欢迎联系我们的专业团队,为您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!
(注:具体操作参数需根据实际水质试验确定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