废铝渣再生技术:聚合硫酸铝降本30*案例解析
一、项目背景:废铝渣处理的资源化困局

铝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铝渣,因含铝量高且含有重金属,被列为危险废物。传统处理方式以填埋为主,不仅占用土地资源,还存在渗滤液污染风险。以华东某大型铝材厂为例,其年产生废铝渣1.2万吨,委托第三方处置费用高达3000元/吨,年支出超3600万元。如何将废铝渣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,成为行业绿色转型的关键课题。
二、技术突破:废铝渣制备聚合硫酸铝的创新路径
1. 催化酸溶-多级除杂-水解聚合工艺
·
原料预处理:废铝渣经破碎、筛分后,与工业废酸(H₂SO₄浓度29*)按比例混合,在110℃条件下进行加压酸溶反应,Al₂O₃溶出率达85*以上。
·
多级除杂:通过沉淀、过滤等工艺,去除铁、钙等杂质,确保产品纯度。例如,采用C~C低碳脂肪酸萃取剂除铁,成品中Fe含量低于0.35*,达到品标准。
·
水解聚合:在40~60℃条件下,加入有机添加剂进行聚合反应,生成聚合硫酸铝(PAS)液体产品,经熟化后制得固体PAS。
2. 工艺优势与性能验证
·
成本优势:以废铝渣为原料,PAS生产成本较传统铝土矿工艺降低30*。广东某项目年处理废铝渣5万吨,生产PAS等净水剂5万吨,年产值约1亿元,成本降低30*。
·
性能提升:PAS在除浊、脱色、去除COD和悬浮物方面表现优异。例如,在模拟浊度水处理中,PAS的除浊效果较PAC提升30*以上,COD去除率提高25*。
三、实战案例:某铝材厂废铝渣再生项目全流程
步骤1:项目概况与目标

·
处理规模:年处理废铝渣1.2万吨,生产聚合硫酸铝8000吨。
·
目标:实现废铝渣100*资源化利用,PAS生产成本较传统工艺降低30*,产品性能达标。
步骤2:工艺设计与设备选型
工艺环节 |
设备配置 |
技术参数 |
原料预处理 |
破碎机、筛分机、酸溶反应釜 |
破碎粒径≤5mm,酸溶温度110℃,压力0.3MPa |
多级除杂 |
沉淀池、过滤器、萃取塔 |
铁去除率≥88*,Ca²⁺、Mg²⁺浓度≤0.1* |
水解聚合 |
聚合反应釜、熟化罐 |
聚合温度40~60℃,熟化时间1h |
成品制备 |
喷雾干燥机、包装机 |
固体PAS水分≤5*,包装规格25kg/袋 |
步骤3:运行效果与数据追踪(12个月)
指标 |
传统工艺值 |
再生工艺值 |
降幅(*) |
原料成本(元/吨) |
2800 |
1960 |
30 |
污泥产量(吨/万吨) |
0.3-0.5 |
0.18-0.24 |
40 |
处置费用(元/吨) |
3000 |
1000 |
67 |
PAS纯度(*) |
85 |
92 |
+8 |
四、成本对比:再生技术的经济优势

1. 直接成本节省
·
原料成本:废铝渣替代铝土矿,吨原料成本降低840元(按铝土矿2800元/吨、废铝渣处置费1000元/吨计)。
·
能耗降低:采用加压酸溶工艺,搅拌功率降低25*,年节电约15万度。
·
污泥减量:污泥产量减少40*,处置费用降低30*。
2. 间接效益测算
·
环保合规:避免因危废处置不当导致的罚款(单次可达100万元)。
·
碳减排收益:再生铝生产能耗仅为原铝的4.86*,年减少碳排放1.8万吨,按碳交易价60元/吨计,年收益108万元。
·
政策补贴:符合***循环经济政策,部分项目获得资源综合利用退税。
五、核心优势:龙泰聚合硫酸铝的三大技术壁垒
作为
聚合硫酸铝生产厂家,我厂在废铝渣再生技术领域具备以下创新:
1.
催化酸溶工艺:采用自主研发的催化剂,将酸溶反应时间缩短至6-8小时,Al₂O₃溶出率提升至90*。
2.
多级除杂体系:集成沉淀、过滤、萃取三级除杂,确保产品纯度稳定在92*以上,优于行业标准。
3.
定制化生产:可根据废铝渣成分(如Al₂O₃含量、杂质类型)调整工艺参数,适配不同来源的废铝渣。
六、行业启示:从危废处置到资源再生
本次案例验证了废铝渣再生技术在聚合硫酸铝生产中的可行性。建议:
1.
工艺推广:鼓励铝材加工企业与净水剂生产厂家合作,构建“废铝渣-PAS”闭环产业链。
2.
政策支持:加大对废铝渣再生技术的补贴力度,将PAS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。
3.
标准制定:推动建立废铝渣再生PAS的产品标准,规范市场秩序。
关于我们:巩义市龙泰净水填料厂
作为中原地区的净水材料生产基地,我厂拥有:
·
全自动生产线:年产聚合硫酸铝5万吨,其中30*以废铝渣为原料。
·
全流程质检:从废铝渣入厂到PAS成品出厂,实施26项指标检测。
·
全国服务网络:48小时内响应废铝渣处理需求,提供“技术+设备+服务”一站式解决方案。
选择龙泰,让废铝渣变废为宝,聚合硫酸铝成本直降30*!
(注:本文数据来自项目验收报告,案例地点已做脱敏处理。)